中国不锈钢加工生产连铸技术的发展
不锈钢知识在不锈钢加工生产工艺中,连铸技术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艺技术,其可以大大提升不锈钢材料的生产效率。但中国的不锈钢连铸技术起步比较晚,要一直到1985年,太钢才投产了中国第一台立式板坯不锈钢连铸机。
不锈钢板连铸
但太钢的这台连铸机使用的是单炉连铸离线切割方式,钢包容量仅有18吨,最高年产量只有5.8万吨左右,不能做到全连铸生产。在1999年,太钢对这台连铸机实施技术改造,而改造目的是提高钢包与中间包容量,使用在线切割方式实现多炉连铸,改变了二冷方式,增强铸坯质量。
在2004年,又决定对这台连铸机施行第二次技术改造。这次改造目的是提升不锈钢板铸坯的厚度规格到200mm,进一步改善铸坯质量,减小铸坯的修磨损失。改造的主要内容是把结晶器振动方式改成DYNAFLEX液压振动,二冷系统实施动态冷却(DYNACS),安装VAI一Q质量控制专家系统,增设粒状保护渣自动加人装置和铸坯打印机。
经过多次改造,太钢在连铸工艺取得的进步如下所述。
首先是不锈钢板连铸比有显著提高。立式连铸机的连铸比从1999年的51.4%提高到2003年的97.5%。
其次是连浇炉数有显著提升。对304不锈钢种来讲,连浇炉数在6炉以上,连铸坯收得率提高2.37个百分比,平均达到96.97%左右。
此外连铸工艺也作了改进。连铸钢水包完全使用底吹氢工艺,中间包使用挡渣墙与挡渣坝,在连铸过程实施快速更换水口与无氧化保护浇铸工艺,连铸坯纯净度有显著提升,其中氧含量和夹杂物含量分别稳定在50ppm和60x l0ppm以下。
另外连铸坯修磨损失有显著降低。修磨损失从1999年的4%左右降低到2003年的低于1.5%。
此外国内后来也先后投产的3台较先进的连铸机分别安装在太钢、宝钢集团上钢一厂和五厂。这3台连铸机均设有液面自动控制、结晶器液压振动、防止漏钢预报、电磁搅拌、二冷动态气雾冷却和轻压下以及二级计算机控制系统,能确保不锈钢铸坯质量。这些连铸机的投产也更进一步的增强了中国不锈钢板连铸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