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不锈钢热轧板的常见缺陷和特征及其解决办法(上)

不锈钢知识
201不锈钢板成型必须的加工工序是热轧和冷轧,其中热轧板是冷轧板的生产原料,它们均会对不锈钢板的组织性能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冷轧常用来生产小型钢板或薄板。

201不锈钢板成型必须的加工工序是热轧和冷轧,其中热轧板是冷轧板的生产原料,它们均会对不锈钢板的组织性能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冷轧常用来生产小型钢板或薄板,而热轧加工成冷轧的完整工序如下图所示:

在热轧板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问题导致所产的原料热轧板出现各种缺陷,常见的缺陷包括:线形鳞状折叠、山形鳞状折叠、边部鳞状折叠、热轧滑移、卷曲不齐、边裂、边部毛刺、边损、云状花纹、氧化皮残留、氧化皮缺陷、氧化皮咬入、点蚀、孔洞、热轧辊痕迹、热轧双面滑移、泡痕、表面粗糙、狭缝、板形不良等。下面就来分别详述这些缺陷的特征成因与解决办法。

线形鳞状折叠

这个缺陷的特征是表面呈线形状剥落状态,有的被膜覆盖,有的未被膜覆盖;是凝固后的大型夹杂物在轧制后表现出的形态,冷轧后出现较细、两端为针状。它的产生工序是炼钢,形成原因是钢坯中附有夹杂物(主要是凝固后的大型夹杂物),在经热轧或冷轧时加以延伸产生。解决办法是提高钢水的纯净度即可。

山形鳞状折叠

特征是钢卷表面象山形状剥落状态,无固定发生位置。产生工序是炼钢、热轧,形成原因是板坯附有夹杂物,热轧辊转动不良以及附有杂物而产生缺陷,经热轧时加以延伸产生。解决办法是板坯表面进行修磨或者及时清理辊面或更换辊子。

边部鳞状折叠

特征是在钢卷两面距离轧制边缘50mm以内发生的线状或山状鳞状剥落缺陷,与轧制方向平行。产生工序是炼钢、热轧,形成原因是热轧卷缩宽轧制时,钢卷边部与大骨部的边缘辊法兰强烈接触、板坯端面打击伤痕等造成的缺陷。解决办法是保证板坯边部的质量和减少热轧时的侧压量。

热轧滑移

特征是热轧卷头部的接触滑移伤痕,表面呈短线状的伤痕。产生工序是热轧,形成原因是卷取机卷取的带钢和卷筒强烈接触并在开始卷取时产生。解决办法是设定合理的卷取张力。

卷曲不良

特征是包括塔形、卷偏、松卷。热轧钢卷卷取后卷形不良,呈塔形状,或者钢卷卷取时边部未对齐,没有卷紧。产生工序是热轧、HAPL,形成原因是热轧卷卷取时导向不良,对中不良,边部未对齐,产生了偏移;形状不良,钢带有镰刀弯。解决办法是加强来料检查验收、机组生产时控制好卷取EPC。

边裂

特征是在轧制过程带钢边部产生的边裂是垂直于表面且贯穿整个板带厚度的位于边部的纵向裂纹,在厚板轧制时,也会出现于轧件的一处或多处裂口,很容易肉眼识别。冷轧制时容易发生断带。产生工序是热轧,形成原因是边裂易出现在连铸板坯或热轧制过程,这类缺陷的形成在于板坯边部的振痕或板坯边部的粗糙,也在于轧件边部的局部区域受到超过它的强度极限的应力。此外,在轧制过程中,由于边部温降过大。造成局部相组织改变,发生应力变化引起的裂口。解决办法是原料切边生产。

边部毛刺

特征是热轧卷边部的边丝、毛刺。产生工序是热轧,形成原因是钢卷存在镰刀弯,边部与立辊强烈接触,造成边部边丝、毛刺。解决办法是打磨边部或切边。

边损

特征是在钢卷边缘部弯起、嵌入、碰伤等发生的边缘部伤痕。产生工序是热轧、BAF、AP(H),形成原因是因碰撞、积压、跑偏在边部发生伤痕。解决办法是原料验收要求外三圈单边塔形小于10MM;BAF对外圈塔形严重的钢卷应用钢板将内圈垫平;AP(H)调校CPC装置和活套小车水平度。

云状花纹

特征是在热轧钢板上出现云状的花纹,产生工序是热轧,形成原因是热轧黑皮卷时,碰到(结露、雨水、海水)或热轧时采用水冷冷却,在APH后发生。解决办法是钢卷捆包,防潮、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