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介绍

不锈钢知识
铁素体不锈钢被加热到一定程度的高温上后容易发生晶间腐蚀。这类不锈钢依据铬的含量,而对晶间腐蚀的灵敏性基本不变,碳含量的影响和奥氏体不锈钢略微有点不同,就算碳含量极低,同样会引起晶间腐蚀。

铁素体不锈钢被加热到一定程度的高温上后容易发生晶间腐蚀。这类不锈钢依据铬的含量,而对晶间腐蚀的灵敏性基本不变,碳含量的影响和奥氏体不锈钢略微有点不同,就算碳含量极低,例如含有0.005%的碳同样会引起晶间腐蚀。

铁素体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通常来说要比铁素体系不锈钢在低温(450~850℃)加热下易引起晶间腐蚀。

在最短时间内的不锈钢敏化温度在650~750℃范围内,并且碳含量越少越难敏化。所以碳含量高的不锈钢在敏化温度以上缓冷会形成灵敏性。

随着镍含量的增加,碳溶解出低碳化物的晶界析出变得更容易外,晶间腐蚀敏感性也更加明显。可以避免晶间腐蚀的方法在铁素体和奥氏体系不锈钢中添加比铬对碳有更大亲和力的钛等元素,将有害的碳通过钛碳化物方式固定,使它就算处于敏化温度也不会形成晶间腐蚀原因的铬碳化物,来避免晶间腐蚀。铁素体不锈钢在650~800℃范围内加热。奥氏体不锈钢用从固溶化热处理温度采取急冷的方法。

碳含量对304不锈钢在热敏感范围的影响各种奥氏体不锈钢的曲线,间隙腐蚀间隙腐蚀一般是在含有溶解氧的中性溶液中发生,它的起点是通过氧浓淡电池(间隙处氧浓度低的为阳极,其外周部形成阴极)而产生的,机理和孔蚀是一样的。此外假如含有氯离子,通过这一氧浓度电池,间隙内氯离子的增加和腐蚀生成物加水分解后氢离子的增加,会加速间隙腐蚀。

避免间隙腐蚀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机构上的改良减少机械仪器上的缝隙。例如尽可能地避开使用对接接手,选择插入式接手,并将高出的部分磨光滑;另外衬垫部位和衬垫避免使用吸湿性材质,应使用硅橡胶或聚四氟乙烯等,同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与腐蚀液直接接触。第二种就是不锈钢种的选择因为表现出和孔蚀一样的机理,因此要选择耐孔蚀性好的钢种。第三种就是使用通电防蚀用阴极防蚀法,保持比间隙腐蚀电位低的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