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焊接后表面处理
不锈钢知识不锈钢的性能是通过其特殊的化学成分得到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合金元素铬。铬与氧结合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铬薄膜,这层膜保护不锈钢基本免受腐蚀。当不锈钢有氧化铬薄膜时,就是处于钝态,此时的不锈钢能够耐腐蚀。
表面处理后的不锈钢弯管
在不锈钢表面保护膜被损伤或受到污染且存在阻碍钝化薄膜重新自然形成时,不锈钢就可能会受到腐蚀。这种情况下,不锈钢大部分有益的性能都可能会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受到破坏,比如热处理或焊接、切割、锯断、钻孔和弯曲这样的机械加工处理。因为此类处理会使不锈钢表面的氧化保护薄膜遭到损伤或污染,却不会实现自发的和完全的钝化。所以可能会产生局部腐蚀,特别是在相对较弱的腐蚀条件下也容易生锈。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使得最终产品不能让人满意,更有甚者使系统发生故障。
焊接的焊缝和靠近焊缝部位的内外两侧都会引起了不锈钢氧化的加速。由于有变色区域能够看得见氧化,颜色与氧化层的厚度有关。和焊接之前不锈钢上的氧化层相比,变色区的氧化层相对厚,并且还会减少铬元素,降低耐局部腐蚀性能。对于不锈钢管内部,可通过使用一种适当的反吹方法使氧化和变色减至最小。在焊接之后,最好进行酸洗和研磨之类的焊后处理,以去除氧化层和重新恢复耐腐蚀性能。
另外机械处理也会污染不锈钢表面。有机污染物可能由润滑油引起。像外来铁颗粒这样的无机污染物则可能是因工具接触而引起的。一般所有各种表面污染都可能导致蚀斑。另外外来铁颗粒野可能导致电化腐蚀。蚀斑和电化腐蚀都是局部腐蚀形式,开始需要用水处理。因此表面污染通常降低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为了处理不锈钢表面,去除变色和重新恢复耐腐蚀性能,其实有很多后部处理工艺。需要注意的是要区别化学方法和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有:酸洗(通过浸没,用酸洗膏或喷雾),辅助钝化(酸洗后)和电解抛光。机械方法有:喷砂清理,用玻璃或陶瓷微粒喷丸清理,湮没,刷洗和抛光。
尽管所有的方法都会产生焊缝的接缝,没有一种机械后部处理会提供适合严格用途的腐蚀性能。使用化学方法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污染物,同时用机械方法有可能擦去以前被清除的材料、抛光材料或湮没材料造成的污染。所有各种污染尤其是外来铁颗粒都可能成为腐蚀的来源,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中。所以机械清理表面最好要在干燥条件下进行正规清理。
酸洗之后,为除去污染物和酸洗残留物,需要用清水适当的冲洗。最终冲洗要用软化水,防止钙色斑和污染物嵌入不断增加的氧化层中,氧化层是建立钝化层所必不可少的。另外因为使用化学方法(酸洗和电解抛光)而提高了耐腐蚀性,所以铁在酸洗液和电解液中比别的金属溶解得快,根据这一点使表面富集铬,应付更有惰性。因此,酸洗和电解抛光这些化学方法是唯一能够在焊缝和其他表面损伤处重新恢复不锈钢的耐腐蚀性的后部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