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生产特点有哪些

不锈钢知识
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热轧、热挤压、冷轧与冷拔这四种。它们的生产特点从塑性、变形抗力、宽展、对应用敏感程度和导热性、抗氧化性这几方面观察。下面分别详细说下。

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热轧、热挤压、冷轧与冷拔这四种。它们的生产特点从塑性、变形抗力、宽展、对应用敏感程度和导热性、抗氧化性这几方面观察。下面分别详细说下。

不锈钢无缝钢管

不锈钢无缝钢管

塑性

马氏体不锈钢在高温下是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时穿孔很容易,不过如果含有双相组织时穿孔性能就会有明显降低。不锈钢管坯的加热温度通常是1130-1160℃,炉尾温度要低于900℃,终轧温度要大于临界点转变温度,低碳的要高于850℃,高碳的不能大于925℃。马氏体不锈钢随着碳含量的提升,不锈钢的强度与硬度也会有显著增强提高,但塑性会减弱,所以冷拔时最好使用衬芯棒拔制,因为空拔后容易爆裂。

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塑性与残留的α相有关系。通常塑性随着α相的增加会减少。除了α相之外,在奥氏体不锈钢中还会有别的残相,比如各类的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等。多余的相对不锈钢的塑性均会有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数量和状态。在加热时多余相表现为网状分布在晶界上,会大大恶化不锈钢材料的塑性。奥氏体不锈钢高温下塑性低,变形抗力会变大,使用斜轧穿孔时要尤其注意选取合理变形参数与温度参数。

因为铁素体不锈钢是单一相组织,没有相变发生,所以管坯的加热时间长和温度高时晶粒长大严重,会显著削弱不锈钢的塑性。不锈钢管坯加热最高温度是1000-1060℃。在这一温度范围内不锈钢均会有优良的塑性。冷拔锤头前的加热温度是700-850℃,在加热时要避免渗碳,锤头后做水淬。因为铁素体铬不锈钢会有室温脆性,冷加工性能比较弱,冷拔时容易开裂与拔断,所以最好在具备一定温度条件下拔制,起拔速度也不要过大。冷轧铁素体不锈钢管时,不锈钢管料轧制时的变形程度不高于40%-48%。在后续道次中依据晶粒细化程度,变形程度可以提升至55%-65%。为防止不锈钢管在轧制时形成裂纹,在轧制时不锈钢管的温升是有利的,所以在多数情况下轧制这种不锈钢管时无需使用乳化液冷却工具与金属。

变形抗力

奥氏体和马氏体不锈钢均有较大的变形抗力,加工硬化倾向也比较大,并且高温下再结晶的速度也比较慢,所以冷轧这类不锈钢时需要尤其注意设备与电机能力。铁素体或半铁素体的低碳不锈钢与普通碳钢均会有相似的变形抗力。

宽展

不锈钢的宽展程度较大,马氏体不锈钢的宽展程度是碳钢的1.3倍;奥氏体不锈钢则是1.35-1.5倍,铁素体不锈钢是1.55-1.6倍。所以斜轧穿孔时需要注意控制横变形,要取比较小的椭圆度。冷、热轧管的孔型椭圆度要高些,并要取小的道次变形量,以免出耳子等缺陷,在没有张力减径时不锈钢管的壁增厚较大,并且减径机的孔型椭圆度要取大一些。

对应力的敏感程度

铁素体不锈钢有着常温脆性,冷加工对应力的敏感性高,热轧时应力的敏感性低,在轧制后可进行水淬。马氏体不锈钢对裂纹的敏感性较高,热轧后冷却不宜过快,通常采取堆冷。奥氏体不锈钢对裂纹的敏感性低,在热轧后可进行水淬。

导热性

不锈钢的低温导热性能均比较差,但线膨胀系数则大于碳钢。为确保加热质量要选择低温(<800℃)的慢速加热。

抗氧化性

因为不锈钢有一定抗氧化性,所以加热对形成的氧化铁皮是较低的。不过氧化铁皮中有着铬、镍氧化物且非常致密,冷加工时酸洗也比较困难。常使用HF+HNO3做酸洗或用碱一酸复合酸洗。